长三角
6月8日,在繁忙的江苏太仓港,南京海关关员正在对出口新能源风塔进行监管,针对风电产品体积大、装卸难的特点,开辟绿色通道,采取“抵港直装”等措施,帮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,助力长三角地区外贸产业链物流链顺畅。今年 1-5月份,太仓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达174万标箱,同比增长24.47%。
6月8日,杭州海关保障浙江省首票铁路“快速通关”货物搭乘中欧班列启程。杭州海关积极落实海关总署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条措施,深入调研影响班列出口整体通关时间的因素,推动平台进一步整合场站资源、优化运营模式,缩短货物短驳周转时间,持续发力推动中欧班列出口整体通关再提速。5月,“义新欧”中欧班列共开行224列,进出口集装箱1.86万标箱,环比增长10.9%、10.1%。
6月5日,合肥海关所属铜陵海关关员对安徽省首票在“离港确认”模式下开展的水运进口转关货物进行监管。与传统转关不同,“离港确认”新模式下,口岸转关放行不再需要等待码头理货和驳船船名航次等信息,只需在货物离港前进行转关数据“离港确认”录入,为企业节约1-2天的中转等待时间,给相关外贸企业节省物流费用90-135元/箱次。
珠三角
6月9日,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关员对一票进口光刻胶货物进行快速验放。新冠状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光刻胶行业进出口受到一定影响。2022年以来,随着市场进一步回暖,1-5月广州白云空港口岸监管进出口光刻胶等半导体原材料近900批次,同比增长超7成;进出口货运量超过60万吨,同比增长约6.6%。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建立“关企微信群”,“一对一”指导企业用好用足“提前申报”“两步申报”“汇总征税”等便利措施,持续巩固压缩通关时间成果,帮助产业链和物流链集聚,推动关区外贸发展向好。
6月9日晚,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在中山港外运码头加班监管货物装卸。该关落实拱北海关促进外贸保稳提质16条措施,在中山市各口岸持续提供“7×24小时”预约通关服务,积极推广“提前申报”“抵港直装”“泊位共享”等便利化服务举措,有力保障外贸货物全天候通关顺畅。据码头方统计,今年1-5月,中山港外运码头进出口货物吞吐量总计13.1万标箱,同比增长12.01%。

图片
6月9日,经黄埔海关监管,一列中欧班列从广东(石龙)铁路国际物流基地缓缓驶出,4天后将通过满洲里口岸驶离国境。为助力企业抢抓战略窗口期,畅通物流链带动产业链发展,黄埔海关靠前指导规范企业申报,为企业提供“7×24小时”预约通关、“铁路快速通关”监管模式等便利化措施,为班列运行按下快进键。同时,协同承运单位、运营单位及装卸仓储单位提升货物调拨周转效率,确保“即到即检、即验即放”,打通物资便捷出境通道。今年1-5月该关累计监管发行班列155班次,货运量7981万公斤,货值32.33亿元,同比分别增长131.34%、79.78%、23.60%。
京津冀
6月9日21点10分,首都机场海关关员曾庆威、蒋宝峰正在对一架空客A300—600型“全货机”航班搭载的12吨进口货物进行机下监卸。北京海关推进首都机场+大兴机场“双枢纽”海关辅助监管平台建设,创新打造区港联动、两场备降、分拨协同等业务功能,建立国内领先的“双枢纽”电子货运新模式。今年前4个月,北京关区进、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压缩73.28%、89.31%。